5月12日上午8点,2018年中国肠道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的樊代明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印遇龙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罗格斯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的赵立平教授、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的Dusko Ehrlich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开春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报告。
樊代明院士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整合医学这一新兴概念,回顾了中国医学整合联盟成立会议的盛状,并宣布于会议当日成立中国医学与微生态学整合联盟,旨在关注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随后讨论了“反向医学研究”。樊代明院士认为,现在的医学一味地向技术、向微观发展,因为人体过于复杂,这样的研究方法又过于局部和片面,所以通常导致研究结果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不大。而“反向医学”倡导的是结果导向型研究,即在先取得临床效果后,再往上游的机制研究溯源。并建议建议应“老药新用”,多学科、多系统整合用药。
赵立平教授带来了他的团队及合作者近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重磅研究。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高膳食纤维饮食的干预后,各项疾病指标均得到缓解。并且,高膳食纤维饮食在患者体内富集了15株可产生乙酸或丁酸的菌株。15个被高膳食纤维富集的菌株可作为一个完整的功能群,改善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控制。这项研究从肠道菌群干预的角度,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印遇龙院士在他的专题报告中,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仔猪肠道发育和断奶应激损伤修复调控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我国的畜牧业总产值中,养猪业占了超过一半。但值得注意的是,仔猪死亡率占总养猪业中死亡率的50-70%,造成年经济损失近300亿元,而肠道健康问题恰恰是制约我国生猪养殖的一大因素。另外,因结构、代谢的类似性,仔猪肠道又可以作为人类婴儿肠道研究模型。印遇龙院士的团队对仔猪的小肠黏膜形态、皮增殖和屏障功能氧化应激及肠道菌群组成进行了细致研究,阐述了断奶应激如何影响仔猪肠道中的菌群、发育、代谢。同时,通过营养干预调节仔猪肠道环境,可显著改善仔猪的健康状态。
魏辅文院士对“国宝”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十分引人关注。在研究中,魏辅文院士的团队发现,野生大熊猫具有类似的菌群结构,但在食物变化期间,例如从竹叶期、竹笋期到转化期,大熊猫的肠道微生物功能有显著差异。接下来,他的课题组选取了不同的熊类粪便进行了分析,它们的菌群结构类似,功能趋同,可适应高嘌呤食物,抵抗肥胖饮食。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探索圈养大熊猫的新型保护政策。
Dusko Ehrlich教授在他的报告中提醒,虽然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测序技术,对不同疾病中的菌群变化进行定量,并且在诊断和治疗中,菌群的改变将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但是,建立菌群鉴定的标准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我们急需建立疾病相关的菌群模型。另外,单一菌株及菌群整体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都不可忽视,某些总量很小的菌株可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开春教授在开幕式的最后演讲中,介绍了全球菌群移植临床试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肠道微生态的失调与人体健康的关联十分密切,而益生菌、抗生素、饮食干预、粪菌移植是4种主要的改善肠道微生态的方式。目前,全球已有218项粪菌移植的临床试验登记,大多数针对的是消化道疾病,另外,也有少数在神经、肿瘤、感染等疾病中的应用。粪菌移植的方式包括新鲜粪菌、冻干粪菌、胶囊。总体来说,与生物制剂相比,粪菌移植的疗效的临床缓解率是相似的。但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需要注意供体的选择及试验的安全性。
2018年中国肠道大会是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教授、热心肠生物技术研究院蓝灿辉共同发起并创立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大型学术交流平台,并由空军军医大学消化病医院聂勇战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朱宝利教授、陆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魏泓教授、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教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王军教授、《蛋白质与细胞》杂志社张晓雪博士共同组织。大会共包括4个分会场:中国整合肠病学学术会议(中国菌群移植大会)、中国人体微生物组大会、中国动物肠道大会、《蛋白质与细胞》专刊学术,以及《微生物学报》征稿交流、“肠•道”、“商•道”演讲等活动。总计参会人数超过2000人,将有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在会上做主题报告,包括4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学术之外,本届中国肠道大会还包含了诸多亮点:大会的举办由合作众包的形式完成,各分会场会议由不同的主办单位负责;“肠•道”演讲采用TED演讲的形式,为观众呈现出视听体验极佳的学术盛宴。另外,在报告期间,各位院士及专家为热心肠技术研究院G30项目的首批成员——11家企业颁发了G30企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