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母婴肠道大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健康学院的Karin Michels博士发表题为《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Gut Health》的报告,指出肠道菌群研究助力“健康与疾病发育起源”的研究。
北医三院妇产科/产科赵扬玉主任发表题为《双胎妊娠肠道菌群影响因素—母胎体重管理的相关研究》的报告,指出需重视双胎妊娠孕妈妈孕期体重管理及双胎新生儿肠道菌群特殊性。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邱琇主任发表题为《基于出生队列探索肠道菌群与母婴健康》的报告,指出母婴肠道菌群与母婴健康密切相关,广州出生队列研究有助于母婴健康研究。
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王金峰副研究员发表题为《妊娠期母体菌群及其维护生殖健康的潜在应用》的报告,指出妊娠期阴道菌群、口腔菌群或与不良妊娠结局、妊娠期并发症有关。
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揭著业副研究员发表题为《大样品多组学数据全面刻画生殖道微生物与女性的方方面面》的报告,全面揭示女性生殖系统菌群及影响因素。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傅静远教授发表题为《Early development of gut microbiome: maternal factors, breast milk and virome》的报告,介绍了应用队列研究关注母体因素、母乳及病毒组因素对新生儿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刘星吟教授发表题为《母亲高糖饮食对子代行为的影响和机制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利用果蝇动物模型揭示基因变异、肠道菌群和孕期因素对后代孤独症样行为的影响。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魏艳玲副主任发表题为《肠菌移植在自闭症中的临床研究》的报告,展示了脑病肠治的案例,通过肠道菌群治疗儿童自闭症。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王明帮教授发表题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孤独症系谱障碍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产物差异及通路的研究。
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的崔玉涛院长发表题为《QPCR肠道菌群检测用于儿童健康评估》的报告,指出了肠道菌群检测在儿童健康评估中的重要作用。
中医药大会
台湾长庚大学医学检验暨生物技术系的赖信志教授发表题为《由益生元,益生菌 至后生元:从中草药开始》的报告,认为由中草药开发的新一代益生元、益生菌及后生元,将有助于未来许多慢性发炎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学研究中心的周晓航博士发表《基于肠道菌群代谢组学的中药有效性研究》的报告,阐释芒硝作为传统中药治疗实热积滞,腹满胀痛,肠痈肿痛等病症机制及其对提升芒硝药用价值具有实际意义。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王初研究员发表题为《中药降脂活性的靶标鉴定和机理研究》的报告,通过化学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了黄芩这一传统中草药降脂疗效的具体分子机制。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的赵玲博士发表题为《肠道菌群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中作用》的报告,介绍了肠易激综合症过程中胆汁酸代谢与肠道菌群中梭状芽孢杆菌的相互作用关系。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李松林教授发表了题为《肠道菌群为探析中医药科学内涵开启一扇窗》,指出中药的创新研究应关注传统中药的特定(如汤剂、口服等),大小分子兼顾!
澳门大学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燕茹副教授发表了题为《药物处置及中西药互作中的肠道菌-宿主代谢轴》的报告,强调了肠道菌群β—葡萄糖醛酸酶在药物处置和毒性中扮演的关键作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的李后开教授发表了题为《眼见未必即为实------临床粪便样本保存方法与肠道菌数据变异的关系探讨》的报告,强调了重新评估肠道微生物组数据一致性和变异的重要性。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连凤梅主任发表题为《中药降糖与肠道菌群》的报告,重点介绍了葛根芩连汤与降糖调脂方的临床研究,在降糖的同时菌群的一些变化,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康美华大基因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丽娟博士发表题为《基于肠道菌群的中药创新研究模式探讨》的报告,指出集成宏基因组、代谢组、微生物分离培养及体外发酵、实验动物等技术手段,利用新思路推动中药新药及健康产品开发。
菌群移植大会
台湾长庚医院的邱正堂教授发表题为《台湾IBD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台湾IBD的流行病学、合并症、治疗及预后评估方法。
西京消化病医院的聂勇战教授发表题为《肥胖-肠道微生态-焦虑和抑郁》的报告,介绍了肥胖相关基因(FTO)敲除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焦虑和抑郁的作用和机制。
中国医学科学院防射医学所的樊赛军教授发表了题为《辐射损伤与肠道菌群的模式生物研究》的报告,指出肠道菌群可作为辐射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诊断工具和治疗靶点,在辐射损伤的精准防护和救治中至关重要。
同济大学上海十院的刘占举教授发表题为《肠道微生物对IBD肠道免疫细胞调控研究》的报告,指出短链脂肪酸和吲哚等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在肠粘膜内环境稳态中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在IBD发生中的免疫细胞调控。
南京市儿童医院的周晓光教授发表题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报告,强调了肠道菌群在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NEC)的发病、早期诊断、治疗和防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曹清教授发表了题为《肠道菌群失调与脓毒症的相关性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儿童脓毒症肠道菌群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崔伯塔博士介绍了TET管在儿童科消化病中的应用攻略,指出TET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空肠营养管置入方法,在小儿瘢痕性幽门狭窄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的魏玮教授发表了题为《肠道:中医维度的认知?》的报告,从中医的理论维度、实践维度等分析中医理论中肠与全身疾病的交互关系。
北京大学医学院的段丽萍教授发表题为《肠道菌群与小胶质细胞:肠-脑轴互作的新途径》的报告,指出由菌群、小胶质细胞组成的菌群-神经免疫通路可能是肠-脑轴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值得深入研究。
台湾高雄医学大学的吴登强教授介绍了台湾FMT及高雄经验,指出FMT目前作为治疗技术纳入台湾特管办法,目前在高雄医院用于CDI和UC的治疗。
广州药科大学一附院的何兴祥教授发表题具体介绍了广东药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微生态治疗中心的相关建设以及目前粪菌移植的开展情况。
南方医科大学的陈鹏教授发表了题为《肠道菌群与肝脏损伤》的报告,介绍了肠道菌群及其产物可通过影响肠道黏膜屏障、机体氧化还原状态、宿主炎症反应等方式调控各种肝脏损伤的发生发展。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周永健主任介绍了粪菌移植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万荣教授发表了题为《生物钟与肠道疾病》的演讲,指出生物钟与肠道生理功能与代谢相关,其临床转化、时辰疗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的温泉医师发表了《结肠TET多中心RCT研究报告》,指出结肠途径经内镜肠道植管术(Colonic TET)具有安全、方便、简单、快捷的优点,可经TET管行全结肠给药以及进行多次FMT治疗。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陈慧婷副主任医师发表了题为《粪菌移植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的报告,指出粪菌移植可有效缓解轻中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且安全性高。
南京医科大学二附院住院医师戴敏发表了《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年度报告和救援2.0方案》。
遂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的何素玉博士介绍了一例粪菌移植有效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顽固性肝性脑病的病例。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唐强发表了题为《利用肠道微生物采集胶囊采集IBS-D患者空肠肠液并探索IBS-D关键致病菌》的报告,介绍了一种精准、低廉、无创的肠道微生物采集胶囊将在国际上率先实现小肠内微生物的采集,为个体化、大队列、全面分析肠道菌群提供解决方案。
动物肠道大会1
清华大学基础医学系的程功教授发表题为《一种肠道共生菌促进蚊媒病毒的感染与传播》的报告,介绍了埃及伊蚊肠道中的粘质沙雷氏菌,通过分泌一种SnEnhancin蛋白促进蚊媒病毒的感染与传播。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张日俊教授发表题为《从益生菌LFB112全基因组到肠道微生物组、鸡肉品质调控及其相关性研究》的报告,介绍了益生菌在改善肉鸡健康、改良鸡肉品质中的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的彭健教授发表了《调控新生猪仔肠道菌群发育促进免疫发育和肠道健康》的报告,指出增加妊娠期粗粮纤维能够调控新生仔猪肠道菌群发育,促进免疫发育和肠道健康。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孔祥峰研究员介绍了母子猪肠道微生态调控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陈从英教授发表了题为《影响猪瘦肉率的肠道关键菌株分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对猪的肌肉生长和脂肪沉积有影响的Prevotella copri菌。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的庚庆华副教授发表了《肠道益生菌调控肠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机制的研究》,介绍了罗伊氏乳杆菌D8对肠道干细胞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孙坚副教授介绍了动物源耐药菌的传播机制和控制策略。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曹欣副教授发表了题为《Regulation of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 on the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intestinal associated immune cells》(《鼠李糖乳杆菌LGG调节固有层B淋巴细胞发育的机制研究》),介绍了益生菌对肠道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张志刚研究员发表了题为《藏猪肠道微生物组功能多样性的深度解析》,分析了野生动物藏猪肠道微生物组特点及应用价值。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院的李英研究员发表了《肠道菌群与大熊猫保护》的报告,指出分析大熊猫的肠道菌群,有助于保护大熊猫的繁衍。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张美玲教授介绍了无菌斑马鱼模型在肠道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的李晓平博士介绍了小鼠、大鼠、猪到食蟹猴等模式动物对于肠道菌群的研究的贡献和价值。
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张吉斌教授发表题为《水虻及其肠道微生物联合转化有机废弃物的研究和应用》的报告,介绍了水虻肠道微生物在保护环境、促进绿色发展中的作用。
消化道肿瘤大会
新南威尔士大学微生物组研究中心教授、Gut期刊主编Emad El-Omar博士发表题为《Role of the Microbiome in Cancer》的报告,阐述肠道菌群的形成受环境的影响,其变化与宿主的健康有关,并对其在胃癌、直结肠癌和免疫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夏威夷大学癌症研究中心教授贾伟博士发表题为《肠道微生物组-胆汁酸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肝脏癌症进展的影响》的报告,指出胆汁酸及其代谢产物影响肠道菌群组成,而肠道菌群又可以影响胆汁酸的合成和信号传递,这种相互作用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
香港中文大学消化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曦博士,发表题为《消化系统癌症中的肠道微生物研究转化:想法,数据和实现》的报告,回顾结直肠癌微生物群的最新研究,并讨论肠道微生物群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Josephine Ni博士发表题为《Determinants of bacterial biofilm formation at the intestinal mucosal interface and their roles in pathogen exclusion》的报告,对肠道疾病中生物膜的形成进行综述,并对其组内用于研究细菌生物膜形成因素的生物模型进行讨论。
香港玛利亚医院综合内镜中心联合主任梁伟强教授,发表了题为《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癌风险的调节》的报告,展示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化学预防药物(阿司匹林和二甲双胍)以及离子泵抑制剂会进一步影响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胃癌发生的风险。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卜鹏程博士发表题为《结肠和结直肠癌中的不对称细胞分裂》的报告,介绍了Inc34a介导miR-34a在肠癌干细胞分裂中的不对称分化,miR-34a介导肠道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调控肠炎向肠癌的转化。
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王婷婷博士,发表题为《肠道真菌群与肠道疾病》的报告,从肠道共生真菌角度出发,展示肠道真菌在炎症性肠病以及在结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免疫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消化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的Olabisi Coker博士,发表题为《Non-Bacterial Enteric microbes in Colorectal Cancer》的报告,介绍了共生生物组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以及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潜在作用。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研究员秦楠博士,发表题为《肠道微生物组与肿瘤免疫治疗》的报告,介绍了临床前研究中调节肠道微生物可改善癌症免疫治疗的效果,同时也指出临床上对微生物变化及如何起效还需进一步研究。
新技术大会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徐健研究员发表题为《临床菌群单细胞耐药快检仪的研制与应用》的报告,介绍了基于拉曼和单细胞技术实现临床菌群细菌耐药性的快速检测方法。
新加坡基因组研究院计算与系统生物学中心的Niranjan Nagarajan博士发表题为《纳米孔测序使对人体肠道微生物组中的耐药决定因素和可移动原件的高分辨率分析成为可能》的报告,介绍了Nanopore长读长测序在(肠道)菌群耐药性检测中的新进展。
PacBio公司高级生物信息学应用专家Joan Wong发表题为《使用PacBio HiFi读段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的报告,介绍了PacBio长读长测序在菌群研究中的应用。
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司同研究员发表题为《靶向D-氨基酸生成的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快速分离、表型鉴定和改造》的报告,介绍了自动化的合成生物学高通量筛选平台的搭建。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傅钰研究员发表题为《人工智能结合拉曼光谱技术快速检测肠道微生物》的报告,介绍了拉曼光谱配合人工智能和云端数据库实现微生物的快速鉴定和表征的技术。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杜文斌研究员发表题为《微生物高通量单细胞培养、分选和测序》的报告,介绍了微流控技术实现高通量的单细胞培养分选和测序的技术。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苏晓泉副研究员发表题为《基于微生物组搜索的疾病检测方法学研究》的报告,介绍了基于微生物组搜索的疾病检测方法学研究。
麻省理工-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的江晓芳博士发表题为《可逆启动子介导肠道中的细菌相变、抗生素耐药和对宿主的适应》的报告,介绍了细菌中可颠换元件(inverton)的发现和功能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炜助理研究员发表题为《d-型氨基酸代谢标记在肠道菌群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肠道菌群成像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
希望组首席技术组技术官兼武汉未来组首席执行官吴昕博士发表题为《纳米孔长读长:告别微生物组研究中的盲点》的报告,介绍了利用Nanopore长读长测序技术发现肠道菌群测序研究中的盲点。
Phase Genomics公司CEO及首席科学家Ivan Liachko发表题为《使用Hi-C近端连接技术进行无培养宏基因组学分析、质粒-宿主关联以及菌株基因组组装》的报告,介绍了使用Proximity修复和提高宏基因组组装的准确性的技术方法。
慢性疾病大会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立平教授发表题为《肠道菌群与代谢病的生态学治理》的报告,指出膳食纤维是肠道的优质能源物质,能调节肠道生态环境,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先进技术和医学中心的张雪松助理教授发表题为《Early-life antibiotic exposure accelerated Type 1 diabetes development in NOD mice》的报告,指出生命早期施用抗生素会加速非肥胖型1型糖尿病小鼠的疾病发生。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姜长涛研究员发表题为《肠源鞘脂神经酰胺在代谢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的报告,指出肠源鞘脂神经酰胺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风险因子,在心脏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晶博士发表题为《肠道菌群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 作用与机制研究》的报告,阐述了肠道菌群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重点阐述了克雷伯菌的作用机制。
Tufts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助理教授孔栋博士发表题为《Genetically Dissecting A Neural Circuit of the Gut-Brain Axis》的演讲,阐述了代谢-大脑关联的重要性,以AgPR神经元介导瘦素调节血糖的案例进行说明。
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的郑乐民副所长发表题为《一种新型肠道微生物代谢物抑制γ-丁酰甜菜碱羟化酶并引起脂肪肝》的报告,介绍了γ-丁酰甜菜碱羟化酶在引发脂肪肝中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张晨虹副研究员发表了题为《肠道菌群:抗衰老干预的靶点》的报告,指出肠道菌群在衰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抗衰老干预的重要靶点。
© 2017-2021 京ICP备18003096号-3